浅论中国锻造行业市场发展动态与前景
市场规模增长
2025 年中国锻造行业将在多重驱动因素与挑战中保持稳健增长,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5000 亿元人民币,复合增长率达 6.8%。其中,精密锻造、轻量化零部件及新能源装备配套领域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均值。
下游需求变化
新能源汽车产业对高精度齿轮、合金轮毂的需求持续释放,2024 年相关锻件产品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23.5%,贡献行业新增订单超 32%;航空航天领域随着 C919 量产加速,航空锻件进口替代需求旺盛,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380 亿元,钛合金等特种材料锻件占比将提升至 41%。
企业动态
三联锻造 8 月 13 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,公司于 2025 年 5 月设立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部件分公司,主要是为了拓展公司在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能力,主要研究产品包括行星减速器、丝杠、轴齿、齿轮、传动齿等与公司目前锻造工艺相近的锻造产品。
技术发展
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年增 18%,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工艺优化和能耗管理领域的渗透率从 2022 年的 24% 提升至 2025 年的 51%,2024 年绿色电炉短流程工艺普及率将突破 30%,带动单吨能耗下降 12%。增材锻造复合制造技术在航天异形构件领域取得进展,某型号火箭发动机喷管锻件成品率由 62% 提升至 91%。
区域发展
中国锻造行业在区域分布上呈现高度集群化特征,环渤海、长三角、珠三角三大经济圈聚集了行业 68% 的规上企业,形成三大核心产业带。成渝双城经济圈锻造产能扩张明显提速,2023 年四川德阳、重庆江津等地新增锻造项目总投资达 87 亿元,重点布局风电主轴、核电压力容器等新能源装备锻件。
政策影响
《锻造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》明确到 2025 年行业集中度 CR10 提升至 38%,智能化改造财政补贴覆盖率达 65%。
机器人和航空航天行业技术门槛高,研发周期长,投入大,可能存在技术突破不及预期或研发失败的风险;
其次,新领域市场竞争激烈,受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,尚存在不确定性风险。公司提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,注意投资风险。 证券日报网讯
太原重工作为我省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、国有骨干企业的排头兵,在重型机械、轨道交通、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。定襄是“中国锻造之乡”,是全省首批认定的十大省级特色专业镇之一,
已形成从原材料供应、锻压成型、热处理、机加工到检测包装、物流出口的完整产业链条,产业基础坚实、发展势头良好。
双方在需求端和供给端高度匹配、优势互补,合作基础扎实、合作前景广阔。 定襄县人民政府网讯